关灯
《文稿,还能这样写》作者雄文《笔杆子碎语》作者王一端《机关文稿写作入门》作者杨新宇《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》作者何新国
最新《公文写作培训课程》直播间《公文写作百法例讲》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、《老秘笔记》作者老猫《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》作者胡森林
开启左侧

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:习得·天下篇

[复制链接]
见习秘书  发表于 2014-5-30 00:30:00 |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 
公文写作培训班
- ]: l9 y: }( E1 q' e
    亲仁善邻,国之宝也
+ p* ]! o5 J- c$ `  g7 y9 C    ——习近平在俄罗斯“中国旅游年”开幕式上的致辞(2013年3月22日)- H; O2 @2 i9 M: L( @) r
    典出: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
% v% j7 f6 V8 @3 y    原文:往岁,郑伯请成于陈,陈侯不许。五父谏曰:“亲仁善邻,国之宝也。君其许郑!”1 r% }8 }  n4 Y; N
    释义:与邻者亲近,与邻邦友好,是我们的国宝(也是我们坚持的原则)。  E- K8 X6 n. R( J: W
    中国先秦思想家提出了“亲仁善邻,国之宝也”的思想,自古以来友善的中国人民就希望天下太平,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。亲仁善邻,是春秋时代儒家处世原则在诸侯国关系方面的运用。当下,中国有很多好邻居。 如中俄两国山水相连,是好邻居、好伙伴、好朋友。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一致决定,把扩大各领域务实合作作为今后两国关系发展的重点,为提高两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供重要推动力。& q8 k+ f" n2 E* Q" P3 Y( a4 B
    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$ h& B% f1 X2 M# u
    ——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谈话(2013年3月19日)
$ I! K& O6 k& R; S7 f    典出:《邓析子·转辞》
* h$ X6 K3 X+ l, {1 z0 V    原文:一言而非,驷马不能追;一言而急,驷马不能及。( ^" c4 ~7 C  q% U8 x2 q7 g. g
    释义:一句话说出了口,就是套上四匹马的快车也难追上。6 e) e, u2 ^) O: B8 N# T, ~
    中国人历来讲究,以真诚之心,行信义之事,曾留下商鞅南门立木等很多有关诚信的故事。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,说到做到。现在,国际上有人担心,中国发展起来后会不会也搞霸权主义、欺负别人,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。中国已经多次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,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,永远不称霸,永远不搞扩张。“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。”中国说话是算数的,实践已经证明中国是说到做到的。习近平说,中国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,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。& s' j+ _/ b1 @9 n
    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) K8 Y1 ]  h( j* u. f& p
    ——习近平在俄罗斯“中国旅游年”开幕式上的致辞(2013年3月22日)
8 M5 T& k: T' n; N$ z) {" d    典出:《论语·学而》
$ [% z" N1 [: y" ?3 r+ {6 x8 ]$ n9 U    原文: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2 U5 W" C4 v; Z& d4 @* w1 C0 K
    释义:有朋友从远方过来,怎么能不高兴呢。% Z& N5 h6 A2 \7 ~8 g. e
    中国人热爱朋友,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”流传千年而不衰背后,是中国人对这一观点的深刻认同。现在,每年从五大洲四大洋有大量朋友来中国出差旅游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,世界更见证了中国的热情友好。今年,在中国召开的亚信峰会和APEC会议,更是将有大量的国家元首和各界友人来华。在俄罗斯“中国旅游年”开幕式上的致辞中,习近平曾引用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”,他说,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建设美丽中国,我代表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,盛情邀请俄罗斯朋友们来中国旅游,欢迎你们到中国做客,观赏自然风光,体验中华文明,增进人民友谊。
, M. z, X5 t. B; l4 n7 |5 t    国虽大,好战必亡
) o5 A5 k& p+ d" R. I* I) D    ——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(2014年3月28日,柏林)
! Q8 M4 Y  \- W3 _) U1 J- D    典出:《司马法》
2 j$ u8 |' |( K: {) W" W1 k) E    原文:国虽大,好战必亡;天下虽平,忘战必危。% a! t- M/ g% N5 a5 P' S% m
    释义:国家即便再强大,如果喜欢战争也必然会灭亡。
5 ^: l) ^1 O  T7 @4 W# F" ?    “国虽大,好战必亡;天下虽平,忘战必危”一句,辩证地分析了战争与国家兴衰的关系:好战的国家必然灭亡,而没有战备的国家就会处于危险之中。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,正如习近平所说: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,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……中国自古就提出了“国虽大,好战必亡”的箴言。“以和为贵”、“和而不同”、“化干戈为玉帛”、“国泰民安”、“睦邻友邦”、“天下太平”、“天下大同”等理念世代相传。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,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。
  i9 ~8 ~' [3 G. }+ ~5 N    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
: T- k( y4 E; J    ——习近平在墨西哥参议院的演讲《促进共同发展 共创美好未来》(2013年6月5日)' M- {% [! u' Q& N( n6 G* S; N
    典出:《论语·卫灵公》& M! F% K, ~6 h5 [/ T
    原文:子贡问曰:“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”子曰:“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# {/ ~& s/ W  F3 w
    释义:如果自己不喜欢或做不到,不要强加于别人。
. ?8 G- S# V! ?( M% o+ c) r! Y5 d2 K    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是孔子的经典妙句,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信条,讲明了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。尊重他人,平等待人,方才有真朋友。这8个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恕道”,一个“恕”字,道出人与人、国与国之间的交往,就在于要将心比心。
$ U2 r2 [& a/ k    在墨西哥参议院的演讲中,习近平曾引用此句强调平等相待和加强战略协作。他说,贵国总统贝尼托·华雷斯曾说过:“无论人与人还是国与国之间,尊重他人权利才能带来和平。”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过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,中墨两国应该坚持互尊互信,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,在探索符合各自国情发展道路的努力中,继续相互理解、相互支持。/ [$ v2 j# l$ I) }* Y
    物之不齐,物之情也- L6 \( G6 ~6 z( ]" s
    ——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(2014年3月27日)% E) E) e3 I! w; Y3 A
    典出: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
  h4 f- f, K$ a& q. F- F    原文:夫物之不齐,物之情也。或相倍蓰,或相什百,或相千万。子比而同之,是乱天下也。巨屦小屦同贾,人岂为之哉?从许子之道,相率而为伪者也,恶能治国家?
9 q& D% t5 n3 L    释义:物品千差万别,这是客观情形,自然规律。
; ]& K/ U; s) ^. |9 {    一棵树上,找不到完全相同的树叶;一片沙漠中,找不到完全一样的沙粒。各国各地均有自己的文明形态,千差万别,这是客观情形,也是历史必然。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。习近平参观过法国卢浮宫,也参观过中国故宫博物院,他说,它们珍藏着千万件艺术珍品,吸引人们眼球的正是其展现的多样文明成果。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“物之不齐,物之情也”的道理。推动文明交流互鉴,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,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、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。
) \: u' X% ?0 {6 |! y) w' q/ t    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. I1 [1 d6 [0 x0 s1 Q* o
    ——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《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》(2013年4月7日)以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(2014年3月27日,巴黎)
/ g, g/ W* m: x9 X* `    典出:《古今贤文》
3 \" _, x% a! P( z& [    原文:同引用$ \% q$ o& k2 a, A9 u. P! \
    释义:只有一支花朵开放,不能算是春天,只有百花齐放的时候,满园都是春天。
; Q9 p  _) @/ a% q% r$ i6 {    世界经济形势不甚明朗,中国一枝独秀之时,没有忘记亚洲和世界;文明冲突论和文明终结论横行之时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有声有色,东方文明大放异彩。一个是经济,一个是文明,这背后都有政治。习近平在多个场合,均引用了“一花独放不是春,万紫千红春满园”。他说,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,就算这种花朵再美,那也是单调的。不论是中华文明,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,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。他还提到,世界各国联系紧密、利益交融,要互通有无、优势互补,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,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,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。
- D, X! G/ o# B$ J) @. E    志合者,不以山海为远" }' x* [7 K* e& r
    ——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的主旨讲话《携手合作 共同发展》(2013年3月27日)
& V  ?0 U, V7 K# v" c    典出: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博喻》4 O6 G  r$ q9 ?6 ]9 w9 J% B" H5 z
    原文:志合者,不以山海为远;道乖者,不以咫尺为近。故有跋涉而游集,亦或密迩而不接。
! E# f: U$ W1 R; ]    释义:如果两人志趣相同,他们不会因为有山海阻隔而感到彼此距离很远。) a& ~: i- Y5 A, ?9 x
    《论语·卫灵公》中有句“道不同,不相为谋”,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。与此相对,《抱朴子》中有句“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”,意思是志趣相同的人,距离再远也不远。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的主旨讲话中,习近平首先引用这句古语,并加以阐释——我们来自世界四大洲的5个国家,为了构筑伙伴关系、实现共同发展的宏伟目标走到了一起,为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、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走到了一起。求和平、谋发展、促合作、图共赢,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。
$ [( D$ A9 x$ p, @! F    不畏浮云遮望眼1 j$ {5 h) {7 k0 C* z3 ^2 B
    ——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(2014年3月27日)
2 N, A  Q  E7 X# I- d$ I    典出:宋·王安石《登飞来峰》
  @7 o6 k% z; W- [# N    原文:飞来山上千寻塔,闻说鸡鸣见日升。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。
& F4 X$ Q3 R1 V7 [* l3 q    释义:高瞻远瞩的人,不怕被浮云遮蔽住眼睛。+ \8 A9 k& H! f
    人之相交,不在一时一地。国之相交,尤其要登高望远。50年来,中法历代领导人以登高望远的战略眼光,“不畏浮云遮望眼”,坚持不懈进行着超越集团对抗、求同存异、和平共处、互利共赢的探索和实践。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提到,高瞻远瞩,是中法关系发展的根本保证。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,开展战略对话的西方大国。中法两国开展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战略合作。事实上,任何两国之间的交往,均应站在战略高度,而不要被眼前的一己私利蒙蔽双眼。
* B* \, ~. F* r. K* v    人生乐在相知心
. W3 G1 r5 w8 a' g7 ?    ——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《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》(2013年3月25日)' d1 Q! z% t6 J- U0 T+ k
    典出:宋·王安石《明妃曲二》5 ?/ g) u' N6 Z, v
    原文:明妃初嫁与胡儿,毡车百辆皆胡姬。含情欲语独无处,传与琵琶心自知。黄金杆拨春风手,弹看飞鸿劝胡酒。汉宫侍女暗垂泪,沙上行人却回首。汉恩自浅胡恩深,人生乐在相知心。可怜青冢已芜没,尚有哀弦留至今。' w* F  A  h/ w( L" Q- w
    释义:人生中最快乐的事,就是有知心人。
' g+ ?* ]8 d& C1 v    朋友间需要互相了解,国家间更需要互相理解认同。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。“人生乐在相知心。”中非如何知心?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深入对话和实际行动获得心与心的共鸣。中非之间要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,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中,习近平提到,近年来,随着中非关系发展,中非人民越走越近。一些非洲朋友活跃在中国文艺舞台上,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明星。中国电视剧《媳妇的美好时代》在坦桑尼亚热播,使坦桑尼亚观众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。* U3 h# A% \" @1 a$ L
    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, A$ S8 a, A4 w6 D  _# k- i$ {
    ——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(2014年3月27日)
! r; K1 I9 C: D, ?8 G9 K/ D    典出:《孟子·尽心上》,8 v/ v5 j/ }/ E' X) ]
    原文:古之人,得志,泽加于民;不得志,修身见于世。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5 a( L  ]6 {" r, r$ s8 O1 b
    释义: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,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得到帮助和利益。( [7 ?: D3 n! [5 q
    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”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。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。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,既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为世界作贡献。随着中国不断发展,中国已经并将继续尽己所能,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。
; v" B: {7 {  F2 P/ C* A- z/ t   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,道并行而不相悖
9 e9 t9 ]% x! n0 s1 R    ——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(2014月3月27日), R. t( N" k: x2 M0 ^$ u
    典出:《礼记·中庸》6 c% t1 D, a2 ~* s! {
    原文:辟如四时之错行,如日月之代明,万物并育而不相害,道并行而不相悖。) t( a. d% ?8 E; H
    释义: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;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。: a8 u% T8 {# [, }
    宇宙和大自然的法则中,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随处可见。中国古人用“万物并育而不相害,道并行而不相悖”加以概括。周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中曾引用过《礼祀·中庸》中的这句经典,被评论者认为“这是国与国共处之道,也是人与人相处之道”。当下,中国提出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”的中国梦,世界不少国家也有自己的梦,如美国梦、法国梦、非洲梦等。中国梦与其他国家的梦,也是“万物并育而不相害,道并行而不相悖”。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,习近平引用此句古语指出,中国梦是法国的机遇,法国梦也是中国的机遇。
; y5 {" Y+ ~1 |3 L0 R  Y. ]$ [/ l( ]; P# F
标签:天下
 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27关注

490粉丝

4182帖子

排行榜
作者专栏

关注我们:微信订阅号

官方微信公众号

客服个人微信号

全国服务热线:

0595-22880819

公司地址: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
运营中心:福建省泉州市

Email:506070961#qq.com

Copyright   ©2015-2025  老秘网 责任编辑:释然Powered by©Discuz!技术支持:秘途文化  备案号   ( 闽ICP备19022590号-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)